最早的比特币交易并非通过正规平台,而是依赖开发者社区的自发互动。2009 年 1 月,中本聪挖出创世区块后,比特币仅在密码学邮件列表、Bitcointalk 论坛等小众平台被讨论。当时,持有比特币的人多是通过挖矿获得 —— 用个人电脑运行挖矿程序,消耗算力换取区块奖励。想要购买比特币的用户,只能在这些技术社区发帖求购,与其他矿工协商交易。例如,有用户在 Bitcointalk 论坛发布 “用美元购买比特币” 的帖子,双方通过私人邮件沟通价格,再以银行转账或 PayPal 完成支付,最后手动转移比特币至对方钱包,整个过程缺乏担保,全凭彼此信任。
2009 年下半年,全球首个比特币交易平台悄然出现,为交易提供了相对规范的场所。不过该平台功能简陋,仅支持点对点交易,用户需注册账号后发布买卖订单,平台仅作为信息中介,不参与资金托管。当时比特币价格极低,1 美元可兑换数千枚甚至上万枚,且交易活跃度极低,单日成交量常不足 10 笔。由于平台缺乏安全防护,2011 年因黑客攻击倒闭,但其在 2009 年的出现,标志着比特币交易从纯线下协商走向线上化尝试。
线下交易在 2009 年也偶有发生,但极为罕见。部分技术聚会或密码学会议上,参会者会私下进行比特币与法币的兑换。例如,有记载显示,2009 年底美国旧金山的一场密码朋克聚会上,有人用 100 美元换了 1000 枚比特币,这在当时被视为 “新奇的技术实验”,无人能预见其未来价值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09 年的比特币购买几乎没有监管可言,也不存在 KYC(了解你的客户)流程,交易全凭个人信用。由于价格趋近于零且认知度极低,绝大多数人对这种 “看不见摸不着的货币” 嗤之鼻,参与交易的多是对去中心化技术抱有信仰的理想主义者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